10月17日至21日,世界汉字学会第十届年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年会聚焦“汉字属性知识挖掘与人工智能工具的融合”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主题。会议由世界汉字学会、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韩国庆星大学韩国汉字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举办,汇集了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日本、韩国、英国、德国、越南等160余名学者。会议收录逾百篇高质量论文,内容涉及汉字的历史演变、现代汉字属性知识体系构建、与汉字相关的民族文字、域外汉籍文献文字、汉字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创新应用探索等广泛的论题,揭示了汉字研究的悠久历史,展现了汉字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所展现出的普遍共性与独特魅力,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悦教授代表学校向大会汇报了我校纳西东巴古籍人工智能(础滨)础驳别苍迟的开发情况,并与技术合作公司——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梁文豪先生一起现场演示了顿辞苍驳产补颁丑补迟的应用。该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顿辞苍驳产补颁丑补迟是刘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的延伸,是我校首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果。我校梁旭、于萍、李润生、程博文、高杰、魏欢欢、陈新等教师共同参与了开发与训练。该成果首次实现了对东巴文这种古老文字的深度学习和智能翻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提升东巴文的数字化程度和可读性,构建了一个集数据收集、模型开发、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系统不仅为学者提供了高效的文献支持,还通过人机交互推动了东巴文化的传播和活化。通过多功能模块的设计,顿辞苍驳产补颁丑补迟在学术研究、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等多个场景中展现了其巨大潜力。
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深化顿辞苍驳产补颁丑补迟的开发与训练,持续深耕东巴文础滨大模型研究,并积极拓展其应用场景,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