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云淡风轻,柳丝吐绿。人文学院退休教师王光福、语言基础教研室教师史媛娜受邀参加了淄川区委党校聊斋文化课程建设研讨活动。

首先,两位老师一起参观了党校的聊斋文化课程建设场所,对宽大敞亮的两层楼的巨大展厅进行了初步的内容设计。布展内容围绕聊斋先生、《聊斋志异》、聊斋诗词、聊斋俚曲、聊斋文赋、聊斋杂着、聊斋传播、聊斋文化与当下文化结合等方面逐次展开。将充分利用聊斋学着作的书影、聊斋诗词的书法作品、聊斋文化景观的设计等内容,使展厅既成为聊斋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又成为向党员干部进行真善美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动大课堂。

然后,两位教师与党校的有关教师进行了座谈。王光福老师重点谈了聊斋文化课程的文稿撰写工作与聊斋文化的科学研究工作。史媛娜老师建议,要进一步挖掘聊斋文化的现代价值,打造“聊斋学+”特色课程体系,推动聊斋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她重点强调,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的快捷性和直观性,拍摄一批聊斋文化的短视频,既可对外宣传淄川的聊斋文化,也可对内充实聊斋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淄川区委党校培训中心主任田小鸥老师提出,王光福、史媛娜两位老师的建议,对党校的聊斋文化课程建设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今后将继续依托人文学院的学术资源,共同推进聊斋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人文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为己任,聊斋文化也是学院富有学术传统的研究内容。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聊斋文化研究与党建教育深度融合,为淄川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将学术做在大地上,将课堂搬到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将是学院学术与教学的永恒主题。